1、探礦權基本信息
該探礦權首立于2002年10月10日,現勘查面積為6.24km2,探礦權人:甘肅海天礦業(yè)有限公司,勘查單位:甘肅省地礦局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。
2、取得成果:
目前全區(qū)共求得金金屬量為8562kg,銀金屬量138315Kg。
找礦前景
《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(qū)銀銅山金礦詳查》與《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(qū)豬波溝金礦詳查》同屬甘肅海天礦業(yè)有限公司持有,兩勘查區(qū)相鄰,橫跨北、中秦嶺構造帶,分屬北秦嶺柴家莊-龐家河金及多金屬成礦帶和中秦嶺李壩金成礦帶,帶內已發(fā)現金、鉛、鋅、銀、銅、鐵等多種金屬礦產,主要有柴家莊中型金礦、分水嶺中型銀鉛礦、關陵根鉛鋅礦、溜馬槽鉛鋅銀礦點等。已發(fā)現礦床(點)10余處,主要有大橋下金銀礦、驢男子溝、響潭溝金礦、李子金礦、莊河溝、徐家河金礦點、教場壩鉛鋅礦等。礦床(點)多產于丹鳳群地層中,響潭溝金礦產于天子山與八卦山交匯部位的巖體中,均以熱液型為主,并受韌脆性斷裂構造控制。區(qū)內所發(fā)育的內、外生礦產,其成礦作用與地質構造有著密切的成生聯系,主要金屬礦產的主形成期為燕山期,成礦地段往往是次級斷裂破碎蝕變帶、背斜核部及斷裂交匯部位等,北東向斷裂為金、鉛鋅、銀控礦、賦礦構造,該期斷裂構造活動,常伴有中酸性脈巖的侵入及熱液活動,為成礦提供了物質富集、熱液條件及賦存空間;近東西斷裂為金銀、銅控礦構造,尤其是近東西向展布的銅成礦區(qū)段,是尋找銅(鐵)礦的遠景區(qū)。礦石類型與鄰區(qū)對比為易選礦,開發(fā)利用條件良好,找礦前景和潛在經濟價值巨大。